都香高速公路云南昭通段的建成通车,标志着昭通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000公里,全市出滇入川进黔大通道达到11条。
昭阳区守望乡纪委负责人介绍,昭通市守望乡八仙营中共党史教育基地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三师解放昭通时的驻扎地遗址,是昭阳区境内重温解放昭通、征粮、建设等历史事迹和光辉史篇的重要载体。今年全区已有37批次60余家单位2500余人接受了警示教育,预计到12月底能实现全覆盖。
昭阳区纪委监委将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协作,继续深挖辖区内的各种文化资源,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与警示教育、廉洁文化建设的互促互融,全面做实做活三不腐这篇大文章。昭通市八仙营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则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要服务内容,服务的对象更广。昭通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工作人员介绍,通过案例展示、场景模拟、互动体验、多媒体等方式,系统展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脉络、重要成果和决心斗志。昭阳区纪委监委积极配合昭通市纪委监委统筹宣传、文旅、文联、住建、综合执法等部门,深挖清官亭历史故事、文化元素和精神内涵,打造清官亭廉洁文化主题公园。……今年以来,昭通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热闹非凡,来此接受警示教育的党员干部络绎不绝。
八仙营中共党史教育基地能帮助我们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艰辛和伟大,时刻提醒我们要把人民放在心中,廉洁自律、砥砺前行。其中,模拟监狱三思空间等模块从视觉、听觉、触觉上为参观的党员干部念上了自警自省的紧箍咒,而阳光厅则是清官廉吏、时代英模的先进事迹,与反面典型形成鲜明对比,达到了更好的警示教育效果。在这里,文化和旅游的融合,让诗与远方从美好的憧憬成为可以惬意享受的体验。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有效开展。滚滚的历史车轮给这片热土留下了深刻的文化印迹,民俗文化、红色文化与大山大水大峡谷交相辉映。端公戏《采木画梁》、昭通唱书《涤亲溺器》获云南省第三届传统戏剧曲艺汇演传承奖(金奖)。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旅游发展新要求,制作全市旅游导览图、宣传折页、宣传画册、《昭通印象》文旅形象宣传片、景区VR、手机彩铃,创作一批歌唱昭通的歌曲等,多渠道全方位宣传昭通文旅资源。
据不完全统计,在昭通避暑一个月以上的游客超10万人次,探亲访友、短期旅游、流动避暑等游客累计超过100万人次。围绕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遇见昭通结合组织新闻发布会,结合节庆开展云南·永善第三届乌蒙金沙·佳果天成枇杷文化旅游节、巧家县湖滨旅游开发蒙姑滑翔伞活动、啤酒音乐美食节等各类活动120余项,让更多的游客在活动中体验昭通、品味昭通、认识昭通。
今年以来,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8997人次,检查文化旅游企业2911家次,办结案件17件,受理投诉、举报共计59件,办结率100%。今年1—6月,全市累计开展送文化百千万工程惠民演出3566场、各类公益性演出100余场、濒危剧种(端公戏)免费演出104场,惠及群众159万余人次。2022年,昭通市新增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3个,成功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1个,3条线路入选2022云南新业态旅游线路,评定丙级旅游民宿9家,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考评总分排名全省第2名,旅游高质量综合考评总分排名全省第4名。端公戏(傩戏)、四筒鼓舞被列入第五批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名录。
用好省文旅厅提供的宣传平台,积极组织全市涉旅企业、旅游景区参加在上海、广东、浙江、四川、重庆等主要客源市场举办的国际知名的大型旅游营销活动,全力提升昭通形象。昭通日报记者:莫 娟图片均来源于昭通日报社图视库。乡村旅游逐步成为常态,旅游消费稳步提升。暑夏清凉游宣传营销见实效。
打造农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示范点,加强乡村生态环境和文化遗存的保护,依托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民族风情、地方美食等资源,打特色牌,走特色路,建成云中苗寨、尤家湾、云中乐谷、范家坝塘、大团岩、宝藏村、田园新村示范点7个,培育短途游、周末游、亲子体验游新业态。昭通围绕打造面向滇川黔渝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发展定位,重点推进大山包精品旅游环线、昭通古城保护修复、扎西会议会址红色旅游、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昭通段)建设、沿金沙江高峡平湖旅游、高品质酒店建设、农文旅融合示范村建设、小草坝景区提升、铜锣坝景区、水富西部大峡谷创建5A级旅游景区十大文旅项目,通过点的突破,带动面的整体提升。
文艺精品 尽展文化惠民新魅力近年来,文化创作精品迭出,昭通文化品牌在全国声名远播。做强昭通文旅抖音号和公众号,借助昭通市级媒体宣传矩阵、省文旅厅宣传平台,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互动话题等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宣传。
昭通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地处云、贵、川三省接合部的乌蒙山腹地,是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过渡的地带。2023年上半年,统筹启动了9个万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公共图书文化服务网点建设,开展了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动。协调彝族六祖分支景区开通高清监测线路4条,并逐步推进新评定的4家高A级旅游景区开通视频流量监测线路。欢乐五一 嗨玩昭通话题排名新浪微博同城热搜第一,系列短视频累计播放5000万余次。编制《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昭通段)建设保护规划》,规划项目38个,现已开工建设18个,共计整合资金4.62亿元,累计完成投资4.1亿元。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有序推进。
据统计,全市文旅康养项目库项目83个,其中在建项目34个,完成投资23.99亿元。抓住昭通独特的区位和气候优势,昭阳、鲁甸、大关、彝良4个县(区)联合启动暑假游昭通策划营销,通过强内容、扩渠道、抓运维等方式提升昭通文旅品牌影响力,实现乌蒙凉意爽,秋城客如潮。
下一步,昭通市将着力推进大山包国家景区建设,做好世界级景区规划,推动昭通古城保护项目建设,加快千顷池农耕文化公园、洒渔河流域农文旅融合示范点等重点项目规划建设,为进一步创建A级旅游景区奠定基础。全市两馆一站免费开放,共开展群众文化演出活动1200余场、举办各类培训班220次、举办各类展览43个、组织各类公益讲座160次,服务观众112万人次。
此外,鼓励黄连河、山海洞、豆沙关等老景区提质增效,进一步完善景区内配套设施,挖掘景区文化内涵,增强市场竞争力。各个博物馆(纪念馆)累计接待参观群众178350人次、团队810个,提供讲解服务692次。
从城到乡、由点及面,处处有看点、时时有玩头……近年来,依托得天独厚的山水人文资源,昭通深入挖掘旅游资源,让远方的客人慢下来、留下来、住下来,各种品牌活动好戏连台,文旅融合风生水起。今年上半年,昭通市推动出台了农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承办了全省红色旅游培训班。实施苗剧、花灯戏复苏行动,新增第五批省级非遗项目18项,入选全省非遗伴手礼11件,扶持设立6个小精特传习馆所。今年以来,昭通市对古城中的广东会馆、文庙、陕西会馆、李耀庭家庙、迟家大院进行保护维修,着力恢复昭阳八景,打造滇川黔省际中心城市文旅业态,提升旅游集散功能,引导昭通本地和周边区域老字号或特色老店集聚,强化购物、餐饮等服务,推动城市游憩商业区、旅游综合体建设,重点培育文化体验、生态旅游和避暑康养旅游等业态,带动全市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借助旅游大型专题展会促宣传营销欢乐五一 嗨玩昭通话题排名新浪微博同城热搜第一,系列短视频累计播放5000万余次。
编制《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昭通段)建设保护规划》,规划项目38个,现已开工建设18个,共计整合资金4.62亿元,累计完成投资4.1亿元。实施苗剧、花灯戏复苏行动,新增第五批省级非遗项目18项,入选全省非遗伴手礼11件,扶持设立6个小精特传习馆所。
开展巡查检查并整改安全隐患265处,为市级以上文保单位配备灭火器材,实施场坝红二、红六军团乌蒙回旋战指挥部旧址等20余处文物修缮和抢险加固工程,开展朱提故城遗址、梁堆墓考古发掘,推进三大电站库区文物复建,对昭通中心城市40块建设规划用地进行文物前置审查,将1043处文物坐标点、109处文物两线纳入市级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昭通段)建设稳步推进,累计完成投资5.15亿元,红色旅游影响逐步扩大。
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有序推进。文化传承 增添文化旅游新韵味昭通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如何让镌刻着厚重文化印记的城市在新时代的发展与前行中熠熠生辉,让一方沃土更有文化,让文化更有价值?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稳抓文化遗产保护,文物保护机制更加健全。乡村旅游逐步成为常态,旅游消费稳步提升。暑夏清凉游宣传营销见实效。
公共文化服务持续深入。昭通位于昆明、成都、重庆、贵阳4大省会城市的交会地带,潜在的旅游客源有近2亿人。
昭通日报记者:莫 娟图片均来源于昭通日报社图视库。各个博物馆(纪念馆)累计接待参观群众178350人次、团队810个,提供讲解服务692次。
今年上半年,昭通市推动出台了农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承办了全省红色旅游培训班。昭通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地处云、贵、川三省接合部的乌蒙山腹地,是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过渡的地带。